10.0莎拉·米歇爾·蓋拉,尼古拉斯·布蘭登,艾麗森·漢妮根,賽斯·格林,安東尼·海德,克里斯汀·薩瑟蘭,馬克·布魯卡斯,佩德羅·帕斯卡,凱瑟琳·湯,林賽·克洛斯,羅伯特·卡特里尼,斯科特·林克爾,菲娜·奧魯赫,大衛(wèi)·伯倫納茲,Angie Hart,Stephen H. Silberkraus
與其說Stone在質(zhì)疑反思戰(zhàn)爭,倒不如說是在質(zhì)疑美國文化,美國人所宣揚的價值理念。尤其是美國人教育人民的方式,很有一點文化大革命的味道:比如影片中的臺詞所說的Love it or leave it.以先入為主的意識來否定一切合理的存在和合理的解釋。對世界進(jìn)行簡單的二元化處理,所謂非此即彼,再到不是我方立場的一切都是壞的。因而越戰(zhàn)對于美國人來說是一種傷痕的存在,是整整一代美國人被誤導(dǎo)被耽擱的巨大傷痛:They’ve killed a generation of young men.影片其實是通過一個角色的心靈的成長過程來展現(xiàn)影片的內(nèi)涵,主人公開始向戰(zhàn)友家屬吐露真相是他人生重要的轉(zhuǎn)折點。 Stone最了不起的一點就是他能站在體制之內(nèi)思考體制之外的東西,具有強烈的批判色彩。